当前位置: 首页 电影 迷失1971

迷失1971

评分:
7.0 推荐

分类:电影 英国 2014

简介: 故事发作在1971年的北爱尔兰,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间的矛盾不时激化,战争一触即发 详情

排序

分集剧情

迷失1971血腥1971年分集剧情

本文部分刊载在《看电影》2014年1月中评分:B-尽管在2014年初的柏林电影节上并无重大斩获,导演扬•德芒特(YannDemange)聚焦于北爱尔兰问题的剧情长片处女作《71年》仍然赢得了媒体的口碑,并助其以“新导演”身份入围了欧洲电影奖“年度发现奖”的五位提名者之一。有意思的是,同样是在柏林电影节,同样是关于北爱尔兰的武装冲突,德芒特的这部处女作在时间上看,可以被视为是英国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PaulGreengrass)2002年勇夺金熊奖的《血腥星期天》的前传。然而,电影理念上的区别,使得这两部同一题材影片走向了电影创作中截然不同的两个方向。如果不是因为U2那曲《SundayBloodySunday》,北爱尔兰问题对于绝大多数国人,仅仅只是90年代常见诸于报端和电视新闻里的一个熟悉的专有名词。且出于一种思维惯性,人们很自然将其与抗议、分裂、爆炸、恐怖主义等词汇分装在一个框里——一个尚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世界,一种经久不息的罪恶——但却与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毫不相关。也正是在这点上,人们褒扬U2,因为他们用歌声重建了一种感性的政治,引导大众跨越冷漠的电视新闻而将摇滚之爱投注到对世界的爱中。因此,当电影也试图在这个题材中寻找灵感时,对于每一个作者而言,最首要的,也是最直接的创作现实只能是政治现实以及与此现实相对应的政治立场。北爱尔兰问题从最根源上说,是殖民化过程中的宗教冲突。十六世纪宗教改革期间,英国人脱离罗马天主教,改奉新教;而爱尔兰人则坚守天主教信仰。爱尔兰北部的阿尔斯特省作为苏格兰、英格兰新教徒的主要移民地,成为新教教徒与天主教教徒爆发宗教冲突的主要区域。这一冲突以英格兰新教徒对爱尔兰全岛的政治统治而告终,并在历史上引发了数次对天主教徒的血腥屠杀和长久的政策性歧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爱尔兰独立运动高涨。新芬党在战后第一次大选中大获全胜,挟民意径自宣布成立共和政府,并组建爱尔兰共和军(IRA)抵抗英军,爱尔兰陷入内战。1921年,爱尔兰迫于形势签订英爱条约。南方二十六郡以都柏林为首府,成立爱尔兰自由邦,在英国监督下获得名义上自治自决权以结束英国将近七百年来的殖民统治;而北方新教徒联合派占主导的六个郡则自决留在联合王国内部,在贝尔法斯特设议会实行自治,成为北爱尔兰。南北分治的局面遭到了爱尔兰民族主义者的激烈反对,以爱尔兰共和军为代表的激进派不惜以武装暴力方式来达成爱尔兰民族及全岛的统一。1968年后,受全球范围内民权运动的激励。面对独揽政治权力的新教徒族群,北爱尔兰的天主教徒发起了保障其自身权益的民权运动,却遭到新教徒的武装反制。天主教徒抗争导致北爱尔兰局势日趋严重,终于酝酿出族群间的大规模流血暴乱。英国政府逐派遣英军进驻北爱维持治安,但遭到爱尔兰共和军的武力袭击,北爱尔兰再度陷入内战漩涡。1972年1月30日,英军在北爱尔兰民权游行过程中射杀14名平民,酿成“血腥星期天”事件,标志着这一轮抗争的历史性高潮,并引发了爱尔兰共和军在其后对北爱尔兰,乃至大不列颠本土的长期恐怖袭击。而这一事件作为上世纪七十年代民权运动中最大丑闻,也成为众多艺术家创作中经久不息的主题,用于表达他们抵抗专制,宣扬自由以及平等的呼声。相比于格林格拉斯将镜头直接对准“血腥星期天”,并以“跳切”配合平行剪辑的“不规范”手法逼真地在三十年后,重现了发生在1972年的历史性事件。德芒特在他的处女作中则展现了一个学院派“优等生”的非凡品质。丢下了历史性书写的沉重包袱,导演以一个“拯救英国大兵”的虚构故事重建了1971年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的血腥“战场”。影片以小切大,以英国新兵加里在北爱尔兰一天一夜的遭遇为剧情主线,并从加里所在部队一组运动感十足的日常训练中拉开序幕,在电影伊始即为全片紧凑连贯的节奏定下了基调。但与随后极度危险的处境相比,这群马上就将发往北爱尔兰维持治安的士兵们显然对他们任务的艰巨性毫无意识。“记住!你们并没有离开英国国土!”,士官的一席话似乎不仅仅是一种政治标语式的剧情铺垫还似乎向这群二十岁出头的毛头小伙传递着一种错误的幻觉,好像他们将要面对的仅仅是同胞内部的小打小闹,是去“利兹”市处理足球流氓这样的小问题。而加里的弟弟则显得更有先见之明,在与加里分别的那一天,他忧心忡忡满腹心事样子,换来了哥哥“一定会回来”的俗套承诺。空荡荡的马路,随处可见的路障,街边尚未燃尽还冒着火光和烟尘的汽车,清晨的贝尔法斯特如若再配上连绵不绝的枪声,就和新闻里战火纷飞的中东别无二致。正如北爱尔兰的局势一样,这座城市根据宗教和政治倾向的区别一分为二,马路这边是亲英国的联合派新教徒定居点,而马路那边就是极度危险,对于英国士兵绝对不能深入的天主教徒居住区域。加里所在部队的任务就是要协助控制抗议的平民,保证军方能搜查和逮捕那些持有武器的极端民族主义者。正是这种不经审判,就逮捕和关押的制度,引发了1972年在德里民权组织的游行和随之而来的血腥惨剧。尽管英国在这场政治冲突中似乎扮演着中立的第三方,即仅维持地区的安全局势,但不介入到对峙双方的政治冲突中。但事实上,加里所在英国部队却面临着全民皆兵的严峻处境。孩子们用粪便“炮弹”伺候他们,而妇女、老人、年轻人则组成了人墙,试图用石头、口水、谩骂驱逐这些自以为在行使内政的“入侵者”。人群的骚动使得局势很快失控,为了夺回一个孩子抢走的冲锋枪,加里与战友两人和大部队失散,进入了天主教徒的区域。如果说愤怒的人群所施以的拳打脚踢还让加里心存侥幸,但爱尔兰共和军极端分子,二话不说提起手枪就将其战友爆头,则彻底将影片引入了“加里快跑”的地狱模式。这一枪不仅把绝大多数观众震惊哑口无言,也将剧情推向了由手持运动镜头所构成的一波又一波逃命高潮中。作为英国久负盛名的国家电视与电影学校的毕业生,德芒特在执导这部新片前已经拥有了七年的电视剧制作经验,并数次入围英国影艺学院奖。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什么观众能在一部处女作中,就见识到如此老练的动作场景以及美学风格。其凌厉而充满现场感的剪辑确实不输给任何一部好莱坞动作大片。而古典式的剧作方法,更是将影片各个节点的高潮与节奏都拿捏的恰到好处,使得影片的悬念张弛到了最后一刻。然而,也正是在影片的结尾处,在年轻的爱尔兰共和军少年,杀与不杀的新兵式柔情里,在为了悬念而悬念的做作中,我们窥探到了本片的陈词滥调之处。不得不承认的是,影片《71年》的优点是不胜枚举的,其技术部门高规格的完成度使得影片具有超凡的品相;如若除去影片末尾的做作,其剧本几乎如教科书一般揭示了如何从一个单点的小视角出发,构建一个悬念重生,人物层次丰富的好故事。在本片中,从“中立”的英国大兵加里出发,无论是最极端爱尔兰共和军中“恐怖分子”,还是相对温和民族主义者,普通天主教家庭以及其对立面的联合派新教徒们,都以一种丰满的“人”姿态出场,每一个人物都有其自身的动机和情感。在此,导演以一种中性的“人”的立场代替了一种“政治先行”的立场,设身处地在影片中彰显每一种政治主张背后的情和理。当然,影片的主旨仍就是老生常谈式的,也就是回归到传统的,爱的伦理价值中。正如加里的承诺是对其弟弟所做出的,相比于政治伪善地将生活中的人变成了战场上的肉。爱才是真正人道主义,才是嫁接政治敌对者之间的灰色地带。是爱让天主教父女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助一个英国大兵,是爱让宗教和政治上的对立变得无关紧要。然而,正如一幅笔触精细,色彩明朗大气的学院派画卷,为了营造古典式的戏剧张力,而显得过于规整和刻意。《71年》在总体上更像是个精巧的好故事,但却缺乏历史现实感。在访谈中,德芒特也承认,让他着迷并确定投身于其中的是这个充满悬念的故事,但北爱尔兰的背景并不是必须的,同样的故事也可以发生在阿富汗、伊拉克或是其他什么地方。在其中,二十多岁大好青年无一例外会在战场上毫无意义自相残杀。在这个意义上,被抽去了历史重量的《71年》或许是学院派“优等生”笔下质量上乘的“作业”,但终究是略显匠气而缺乏“介入性”单薄之作。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123456@qq.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0 DanDingTu.COM主题设计 京ICP备888888号

电影

剧集

综艺

动漫

专题

明星